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政务信息
  4. 米东要闻
  5. 正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签约米东区 湖南村、天山村将建成西北绿洲生态治理示范村

来源 米东区零距离 发布时间 2025-07-23 18:07 阅读

(米东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黄鹏报道)7月22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乡村特色景观构建技术研究”之“西北绿洲区绿洲生态治理型乡村示范点”签约仪式在长山子镇湖南村举行。通过项目助力,长山子镇湖南村、铁厂沟镇天山村将打造成生态、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西北绿洲乡村样板。

在铁厂沟镇天山村,来自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师生走进天山村照壁、金岭台、游客服务中心考察交流,为当地发展带来了前沿视野与专业思路。

天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倩说:“项目为天山村的农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更让我们接触到了领域内的优秀人才。希望未来村里的各项发展计划,能与该项目紧密、有效地融合,借助科技的力量和人才的智慧,进一步激活乡村旅游资源。”

“项目组将前沿技术应用于天山村实践,不仅解决了产业升级的关键难题,更探索出可复制的乡村振兴技术方案。通过科技创新与人才赋能,打造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为铁厂沟镇村庄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铁厂沟镇副镇长李娜说。

在长山子镇湖南村,项目组先后走进多位艺术家工作室,详细观摩了独具特色的庭院景观设计,并与当地艺术创作者沟通交流,全面了解湖南村“艺术+文旅”的创新发展模式。

“希望通过此次深化合作,加快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让先进技术在湖南村落地见效。同时依托项目吸引更多景观设计、文旅运营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并以此为契机,辐射带动全镇乡村景观提升和产业融合发展,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长山子镇党委书记胡志强说。

该项目围绕乡村三生空间格局关系与演变规律研究、乡村森林景观评价与格局优化研究、乡村多功能森林营建与植物优化配置研究等课题进行技术研发示范,是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人才作为技术研发与成果落地的核心载体,将全程推动项目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结合米东区良好的文旅融合基础,具备应用项目先进技术的优越条件和潜力。通过技术集成与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当地景观品质和乡村振兴成效。”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说。

“项目选定的10个示范点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其中米东区这两个示范点是西北地区重点打造的标杆项目。通过示范点的实践探索,研究如何建设特色乡村景观,同时培养一批懂技术、接地气的本地乡村振兴人才,以此带动整个西北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品质的整体提升。”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李雄说。

区领导彭乾坤参加签约仪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