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政务信息
  4. 乌市要闻
  5. 正文

交通圈扩容,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型——乌鲁木齐国际枢纽地位凸显, “黄金通道”连接亚欧

来源 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新疆网 发布时间 2024-08-05 17:08 阅读

8月1日,在乌鲁木齐站站台,乘坐C863次旅客列车的乘客正在有序进站准备乘车出行。该趟列车全程旅时3小时57分,较同方向其他“复兴号”城际列车要节省旅时62分钟。(全媒体记者陈岩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李凯 王媛媛)增开多趟疆内外列车、多趟列车压缩运行旅时、乌鲁木齐至博乐间开行一站直达“复兴号”城际列车、南航在疆内新增5条“公交航线”、乌鲁木齐—第比利斯国际全货机航线开通、乌鲁木齐至伊斯坦布尔往返直飞航线将正式复航……今年以来,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铁路交通圈加速扩容,空中丝路日益织密,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快速推进,中欧(中亚)班列不断拓展新通道,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型,进一步畅通“黄金通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陆海天网一体化布局,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新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构建起一个综合立体的交通网络,成为连接亚欧大陆的交通枢纽,向西开放的“黄金通道”作用日渐显现。而作为首府城市,乌鲁木齐在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中,已构建起了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空—铁—陆相结合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通过不断提升枢纽功能,为经济发展添动力。

“X”小时铁路交通圈持续扩容

铁路作为综合交通体系骨干力量,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连接起流动的乌鲁木齐。

从乌鲁木齐出发,53分钟可抵达吐鲁番北、1小时10分抵达石河子、2小时抵达奎屯、2小时50分抵达克拉玛依、3小时44分抵达库尔勒、3小时57分抵达博乐、4小时56分抵达伊宁……这一系列数字,不仅体现了新疆铁路网络的高效与便捷,也标志着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X”小时铁路客运交通圈不断扩容,日益完善。

2019年8月8日,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型复兴号动车组在新疆乌鲁木齐至库尔勒投入运营,新疆进入复兴号时代。此后,动力集中型复兴号动车组的开行范围逐步扩大至伊宁、奎屯、乌苏、石河子、克拉玛依、博乐等地。

8月2日8时20分,旅客张欣玉乘坐动车从乌鲁木齐站出发,9时13分到达吐鲁番北站。张欣玉说:“父母家在乌鲁木齐,孩子放暑假了就一直待在姥爷姥姥家。我在吐鲁番上班,隔两天就回来一趟,动车差不多半小时就有一趟,也不耽误正常上班。”

此外,新疆铁路部门还创新列车开行方式,开行一站直达快车,实现了乌鲁木齐与多地“夕发朝至”的出行格局,进一步激发乌鲁木齐与周边主要节点城市之间的“同城效应”。

8月1日,乌鲁木齐至博乐一站直达“复兴号”城际列车正式开行,原来的石河子站、沙湾站、乌苏站不再经停。该趟列车全程旅时3小时57分,较同方向其他“复兴号”城际列车,最多节省旅时62分钟。

“中午睡一觉,下午就到了,以前去博乐大概5个小时,现在不到4小时就能到。”经常前往博乐出差的乘客刘子行感慨道。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运部市场开发室主任杨丽介绍,此次乌鲁木齐到博乐一站直达“复兴号”城际列车,也是新疆铁路部门继开行伊宁、克拉玛依、库尔勒3个方向后的又一趟一站直达动力集中动车组列车,将不断提升客运产品的供给质量,创新客运的经营模式,助推新疆旅游产业发展和地区经济的繁荣。

即便是距乌鲁木齐较远的喀什,两地之间也实现了夕发朝至,列车运距达1453公里,11小时30分钟就可以抵达。这列在南北疆之间运行的列车,越来越受群众青睐。

乌鲁木齐铁路交通圈的扩容,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区域交通网络中的地位,也为乌鲁木齐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以来,新疆铁路客货运量不断增加,上半年旅客发送量2370.6万人次,同比增长24.8%;货运发送量1.14亿吨,同比增长9.5%。新疆铁路部门进一步挖掘运输潜力,优化开行线路,加强旅客服务,全力保障旅客安全便捷出行。上半年,新疆铁路累计增开1721列旅客列车,日常周末最多开行客车88对,节假日最多开行客车91.5对。

新疆铁路部门持续加强运力保障,全面强化铁路客运供给。在执行第三季度运行图的基础上,精准投放运力,加开乌鲁木齐至上海、武昌、兰州、商丘(安阳)、西宁方向5对跨省间临时旅客列车。同时在吐哈、奎屯、乌苏、伊宁、和田等南北疆热门方向投放运力。

加速构筑亚欧空中走廊

“今年乌鲁木齐新开了很多国际航线,我回家探亲就方便多了。”在德国工作的乌鲁木齐市民董振昌说,以前每次回趟家需要在北京、上海中转,现在乌鲁木齐直达欧洲的航线越来越多,可选的中转城市也更多,回家的时间缩短了,机票也更便宜。

记者从南航新疆分公司了解到,今年以来,南航进一步发力乌鲁木齐枢纽建设,不断加密、恢复和新开国际航线,新开乌鲁木齐至撒马尔罕、乌鲁木齐-喀什-伊斯兰堡航线,恢复乌鲁木齐至莫斯科、伊斯坦布尔航线,还将新开埃里温航线。

上半年,南航在新疆执行航线101条,其中国内航线83条,国际及地区航线18条。已基本建成“疆内成网、东西成扇”的航线网络结构,每天早中晚3个进出港航班波,乌鲁木齐中转有效衔接机会同比增长5.8%。

“满足旺季旅客出行需求,机场优化完善航班时刻,加密航线网络布局。”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业务发展部工作人员王婷婷介绍,暑运期间,乌鲁木齐至喀什、和田、伊宁等航班日均在15架次以上;至北京、上海、成都、西安、广州等航班日均在25架次以上,平均客座率为84%,其中乌鲁木齐至成都、郑州、重庆等地客座率达到90%以上。

国际方面,今年新开和恢复乌鲁木齐至芽庄、胡占德、芭提雅、莫斯科、撒马尔罕5条国际客运航线,进一步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截至7月18日累计完成国际旅客吞吐量26.3万人次,飞行起降3693架次。

今年暑期,新疆旅游市场大放异彩,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成绩更是令人瞩目,不断刷新纪录。7月1日暑运以来,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68.5万人次,日均旅客吞吐量9.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万吨,飞行起降1万架次,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飞行起降架次同比分别增长6%、59%、1%。其中,宽体机日均飞行起降达120架次,日均运送旅客2.9万人次,占日均总旅客吞吐量的31%。

7月18日,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单日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万人次,达10.1万人次,创通航以来历史新高。8月3日,全疆机场单日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8万人次,达18.16万人次,其中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运送旅客10.04万人次,各支线机场运送旅客8.12万人次。

“今年专门抽了两周时间来新疆旅游。”广西游客韦雪说,这次主要来乌鲁木齐、阿勒泰、伊犁等地游览,机票提前就订好了,新疆机场多,实在太方便了。

未来,新疆机场将持续巩固第二届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论坛成果,深化与各机场、航空公司、旅游集团务实合作,进一步优化航线结构,持续新增、加密航线,着力打造“一核多辅”“西出东联”“疆内成网”的多层次多功能航空运输体系。

综合枢纽建设加速推进

目前,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正在加速推进。

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建成后,将全面发挥门户机场高效驱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引擎作用,依托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的门户地位,联动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等外向型功能区,构建共建“一带一路”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互联互通网络,成为辐射中亚和西亚,连接欧洲大陆的重要门户枢纽。同时,也为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供更优的交通枢纽支撑。

南航将于2025年全面转场T4航站楼,根据新航站楼布局,推动同层中转落地,推进国内转国内一票旅客无缝衔接,完善衔错预改签机制,提升中转服务效率。

7月30日上午,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中航油新疆航空油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新疆公司)的加油员驾驶着加油车,向南方航空一架从乌鲁木齐飞往阿拉木图的波音737飞机,加注了6.555吨保税航油,顺利完成今年第399单国际航线航班保税航油加注业务。

作为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一项改革重要试点任务,保税航油加注业务落地以来,吸引中亚、西亚国际客货运航班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经停加油,在扩大国际航空枢纽聚集效应的同时,帮助关联的上游石油炼化企业拓展更广阔的外贸市场,合力打造临空经济产业链。

自6月24日全疆首单国际航线航班保税航油加注业务启动以来,中航油新疆公司累计加注保税航油3781.84吨,服务了339架次国际航班。

“天山号”班列作为新疆的自主品牌,自开行以来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24年7月30日,“天山号”班列已成功开行超过300列。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新疆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坚定步伐,也体现了新疆在深化国际合作、提升物流效率方面的显著进步。

“天山号”班列的开行频次已从最初的每周2列增长至平均每天稳定发运1列以上,今年以来已累计运输货物25万吨,带动进出口贸易额达到74亿元人民币。

随着“天山号”班列服务的不断优化和扩展,新疆正逐步构建起连接亚欧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为地区乃至全球的贸易往来提供新的机遇和选择。

借助陆上、空中“丝路”,乌鲁木齐通过交通枢纽牵引和区位优势集聚,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