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政务信息
  4. 乌市要闻
  5. 正文

【牢记殷殷嘱托 建设美丽新疆】21个城市携手完善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机制

来源 新疆网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9-01 18:09 阅读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梁乐 向雅祺)8月31日,第四届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年会暨“一带一路”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乌鲁木齐站)启动仪式在乌鲁木齐市举行。乌鲁木齐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等21个城市的科技部门、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代表齐聚新疆软件园,就不断完善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机制进行联合攻关合作。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本届年会的成功举办,是乌鲁木齐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

本届年会以“协同创新·互利共赢”为主题,旨在促进“21城市”政策融通、资源流通、服务联通,推动产业合作、技术合作与人才合作,打造跨区域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和政策链,推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

本届年会上,乌鲁木齐市科技局与杭州市、大连市、郑州市、石家庄市、太原市和贵阳市科技局签订了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协议,并向新加入城市的6家异地孵化器载体授牌。至此,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城市达到21家,并共同发布了《2023深化丝路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倡议书》。

本届年会21个合作城市签订跨区域协同创新产业、技术、人才合作项目46项,签约金额2.56亿元,项目数量和金额均创下历届新高。此外,国内城市与哈萨克斯坦签约项目6项,签约金额1亿元。

启动仪式后,经开区(头屯河区)、高新区(新市区)、甘泉堡经开区(工业区)承办了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产业项目路演活动,吸引了21个城市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参与,进一步打通产学研用路径。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金福江介绍,下一步全市科技系统将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秉承本届年会取得的成绩,抓好签约项目落地,将“科技+经济”的品牌继续做实做强,不断推动乌鲁木齐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为说,期望各方充分发挥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的优势,借助“四方合作”和科技援疆机制,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新疆与兄弟省市的科技创新合作,立足各地发展优势,有效对接聚集各地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合作落地。

科技部火炬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安磊说,本次直通车活动落地乌鲁木齐,让科技界把目光聚焦乌鲁木齐、把创新资源投向乌鲁木齐、把科技成果落地乌鲁木齐。希望各地科技部门能够充分利用年会合作平台,发挥各自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聚焦科技成果,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不断集聚,为把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贡献科技力量。

继续阅读

合作城市不断增多、项目签约金额再创新高

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亮点多

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构建体现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疆迈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为进一步做好新疆工作擘画蓝图、指引航向。

在这一关键时期举办的第四届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年会成果斐然、亮点颇多。

自2020年首次举办以来,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年会已在乌鲁木齐市连续举办了四届。通过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乌鲁木齐不断完善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机制,在合作城市建立了异地孵化器(协同创新中心),与合作城市科研院所、企业开展成果转化、技术转移、联合攻关合作,签订一批含金量十足的科技合作项目。

今年的第四届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年会成果斐然,合作城市不断增加,项目签约金额再创新高,为进一步推动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异地孵化器覆盖20个城市

本届年会上,杭州市、大连市、郑州市、石家庄市、太原市和贵阳市等6个城市作为新成员加入。至此,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城市数量达到21个。

为进一步加强乌鲁木齐市与其他20个城市的科技合作,乌鲁木齐市已在20个城市全部建立了跨区域协同创新中心(异地孵化器),目前数量已达26家。

异地孵化器是将孵化环节和产业化环节进行空间上的分离,将企业孵化环节转移到市外,充分利用国内其他省市丰富的科创资源、服务要素和完备的市场环境,加速企业成长,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引导科技项目和孵化成果来乌鲁木齐市落地转化,孵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依托发达地区人才、科创、金融等资源,为本地企业和项目提供对接服务。

在本届年会上,共有6家异地孵化器载体揭牌,后续将根据双方协议开展各项工作。石家庄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任张喻说,新疆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在政策支持、企业用地等方面都有优惠措施。通过设立异地孵化器,将会把石家庄市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与新疆的资源禀赋紧密结合,最终形成资源共享,搭建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乌鲁木齐和新疆企业提供更好的科技服务。

签约金额再创新高

在本届年会上,21个城市共签订46项科技合作协议,金额达到了2.56亿元,项目数量和金额均创下历届新高。项目立足各地发展优势,有效对接聚集各地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与西安智德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签订了节能、智控纯电动重卡项目。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时新立说,项目主要解决纯电动卡车研发生产中的技术“卡脖子”问题,通过项目合作,引入西安企业先进的技术,在促进产能、节本增效方面都十分有利。

时新立说,借助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平台,企业将继续加大与疆内外高校及企业的科技合作,并计划将每年营业额的2%用于科研,以科技创新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中船海为高科技有限公司此次与中船海为(新疆)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研制及产业化”合作项目。中船海为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庞国华介绍,新疆拥有丰富的风能、光伏等清洁能源,新能源市场潜力巨大。通过与新疆企业合作,将成熟的技术和人才输送到新疆,从而加快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提升乌鲁木齐乃至新疆新能源充电桩的技术及产品,激活市场潜力。

“借助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平台,我们还将继续深化与新疆企业合作,在无人控制的智能机械设备领域发力,助力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庞国华说。(全媒体记者梁乐 向雅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