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政务信息
  4. 自治区要闻
  5. 正文

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冠肺炎疫情和疫情防控情况发布会 乌鲁木齐全力保障孕产妇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和母婴安全

来源 新疆网原创 发布时间 2022-08-19 19:08 阅读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李晓青 刘薇)8月18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冠肺炎疫情和疫情防控情况发布会,通报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8月18日0时至21时,新增哈密市伊州区无症状转确诊病例2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20例,其中乌鲁木齐市天山区6例、沙依巴克区3例、水磨沟区2例、高新区(新市区)1例、经开区(头屯河区)1例、米东区2例,伊犁州伊宁市78例,昌吉州呼图壁县24例,哈密市伊州区1例,巴州库尔勒市2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43例,其中,乌鲁木齐市天山区10例、沙依巴克区7例、水磨沟区4例、高新区(新市区)2例、达坂城区2例,塔城地区乌苏市4例、额敏县2例,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2例、布尔津县1例,吐鲁番市高昌区5例,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1例、库车市2例、拜城县1例。

截至8月18日21时,自治区现有确诊病例29例,现有无症状感染者3014例,其中,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012例。

中高风险地区孕产妇由120救护车完成转运救治

会上,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院长丁桂凤通报了乌鲁木齐市疫情最新情况及静态管理期间孕产妇保障情况。

8月18日0时至21时,乌鲁木齐市无新增确诊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5例,其中天山区6例、沙依巴克区3例、高新区(新市区)1例、水磨沟区2例、经开区(头屯河区)1例、米东区2例,均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和静态管理区域核酸筛查中发现,即闭环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医学观察,所涉及的场所已进行终末消毒。新增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5例,其中,天山区10例、沙依巴克区7例、水磨沟区4例、高新区(新市区)2例、达坂城区2例。

临时性静态管理期间,乌鲁木齐市全力保障孕产妇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和母婴安全,努力为广大孕产妇提供安全、平稳的诊疗服务。目前乌鲁木齐市急诊助产机构和医院均设有健康咨询热线和产科急诊联系电话,可供孕产妇进行健康咨询和诊疗。

在常规就诊方面,临时性静态管理期间,建议孕产妇非必要可待临时性静态管理措施解除后再到医院进行产检,可随时登录互联网医院进行视频问诊或图文问诊。还可通过定点助产机构的掌上医院或互联网医院申请线上服务,获取有关孕产期保健、咨询问诊等信息,由医务人员提供专业指导和后期的诊疗,必要时及时就诊。

在急诊应急方面,需急诊或出现临产先兆的孕妇,应立即联系社区。低风险地区孕产妇由社区根据助产机构实际情况进行调剂转运救治;中高风险地区及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十大症状”的孕产妇均由120救护车完成转运救治。

在出院返家方面,医疗机构评估符合正常出院标准的孕产妇,联系所在社区安排车辆接回。

全力以赴做好“四保”工作

会上,乌鲁木齐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李强通报了乌鲁木齐市交通运输保通保畅情况。

实施临时性静态管理以来,乌鲁木齐市全力以赴做好“四保”工作,优化运输服务保障,细化落地举措。

在保公路交通通畅方面,优化公路卡点检查流程,公安检查站会同工信部门建立和完善货车司机信息共享机制,实行车辆通行“白名单”管理;加强交通疏导,发现车辆异常爆量增多时,立即启动应急疏导预案,确保疫情防控与公路安全畅通两不误;推广使用重点物资运输车辆电子通行证,对持有《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跨省份进出涉疫地区的重点物资运输车辆,保障顺畅通行。

在保生产物资通畅方面,做好重点生产资料入乌服务保障工作。由市工信、商务等部门建立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外贸外资等重点企业复工达产“白名单”制度。通过对重点企业开放绿色通道、发放通行证等方式,“一企一策”细化服务保障措施,推动跨省联动和区域互认,协同推动企业复工达产;做好本地物资外运服务保障工作。由属地责任区(县)负责供需对接服务,为跨省(区、市)运输重要生产物资的车辆发放《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实行“一车一证一线路”,保障重点物资跨省运输效率;做好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运输服务保障工作。公路关口检查站科学设置绿色通道,实行优先查验,快速放行。

在保货车司乘通畅方面,乌鲁木齐市各入乌公路公安检查站、各区(县)货场均设置有“核酸+抗原”检测采样点,对来(返)乌的各地货运车辆司乘人员提供免费检测服务;对低风险区的货车司乘人员查验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阴性证明,无异常的直接通行;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通用。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来(返)乌货运车辆司乘人员实行提前报备、点对点运输等措施保障通行,由目的地区(县)点对点带至指定货场进行落地“核酸+抗原”检测,抗原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立即放行。

在保货物场站通畅方面,压实物流企业主体责任,建立责任闭环、流程闭环、措施闭环机制,货运场站落实分区域、分通道要求,人员、货物、车辆各行其道,严防交通物流疫情输入风险;入乌公路检查站周边区(县)设置大型货运停车场,为货车司乘人员提供停车、休息、饮食等服务;在境内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立货运服务工作组,为入乌货运车辆做好提前报备、货场对接、通行措施等保障服务;对中高风险地区来乌货物“不采样不消杀”,取消对疫情低风险地区货运车辆、人员防疫通行限制,对符合通行条件的货车司机直接放行。

李强介绍,乌鲁木齐市还进一步完善了交通运输服务举报监督投诉服务等机制,发挥12328交通服务热线平台作用,坚持接诉即办,采取24小时接件办理,确保留言问题在24小时内办结。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企业正常生产

8月18日0时至21时,伊犁州伊宁市新增无症状感染者78例,现已全部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医学观察。

伊犁州卫健委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正发介绍,在国家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和自治区指导组的有力指导下,伊犁州坚持问题导向,抓紧补齐短板,压紧压实责任,推动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强化社会面管理等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落实。

疫情发生以来,伊犁州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统筹做好疫情期间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企业正常生产。

伊犁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建林介绍,下一步,将聚焦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保企业正常生产,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平稳运行。“8月17日,我们在伊犁零距离发布了州直工信系统‘有困难找工信’联系电话0999—8022954,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可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刘建林说。

分享到